1.2 前處理
就要求織物退漿充分、煮練要透、均勻。煮練在繩狀退漂機、冷軋堆或平幅連漂機上進行。煮練的目的是去除棉籽殼、纖維素共生物以及布上殘留的雜質,使織物獲得良好的外觀和吸水性。只有加強煮練,才能提高纖維的吸水性。練漂后要求毛效達到8-10 cm/30 min。
工藝處方/g•L-1
精練劑 3~5
燒堿 10~20
穩(wěn)定劑 5~6
100% 雙氧水 4~5
絡合劑 0.5
滲透劑JFC 2
浴比 1:14
1.3 印花
1.3.1 糊料
采用中粘度海藻酸鈉,其含固率低,給色量高。
1.3.2 尿素
具有良好的吸濕助溶作用,在一定的溫度和濕度下進行蒸化,加大纖維的溶脹,提高染料的勻染性和固色率,尿素用量一般在l5% ~2O%。
1.3.3 堿劑
活性染料是在堿性介質中固色的。堿性太強,水解染料增多,上染率和固色率低。根據工藝要求準確稱量堿劑。
1.3.4 印制過程
印制過程中,在地色后加一只白網,以降低織物表面含漿量。
1.3.5 固色
采用ZMD341型連續(xù)蒸化機,其底槽有六個水箱,邊上有四個側水箱,保證蒸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溫度,使纖維充分溶脹,以提高染料的擴散性和得色率。工藝條件為:溫度102~105℃,時間8 min。在生產中發(fā)現(xiàn),如果皂洗時罩色嚴重,可采用兩次蒸化。工藝條件為:溫度102~105 oC,時間5min。
1.4 水洗、皂洗
在高效水洗聯(lián)合機上進行水洗、皂洗。前面采用平幅進布,并排五根淋水管,用管道壓力泵加大壓力,盡量把浮色沖洗掉,避免過多的浮色被帶入皂洗槽中影響皂洗效果。改造后的前兩格皂洗槽加有粗管噴淋,對織物進行噴洗,以減輕產生對白地沾污。
優(yōu)選白地防沾污劑。增加分散、吸附、螯合和煮洗等作用的螯合分散劑及表面活性劑,使它們具有吸附染料、包埋染料的作用,防止染料返染。試驗證明,加入印花防沾污劑后,防沾污能力遠遠大于一般皂洗劑的防沾污能力。根據實際生產經驗,在第一道噴淋水中加入白地防沾污劑,也可提高防沾污能力。
通過提高坯布質量,加強煮漂工藝,以及對染料進行選擇,對印花、蒸化過程的控制及優(yōu)選白地防沾污劑等一系列措施,能夠滿足客戶要求,降低疵布率。
來源: 印染在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