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集萃網(wǎng)觀察】在紙上鏤刻圖案,成花版。爾后將染料漏印到織物上的印染工藝。用鏤空紙花版印刷的花型,一個顯著的特點是線條不能首尾相連,留有缺口。從1966―1973年新疆吐魯番出土的一批唐代印染織物的花紋觀察:紗織物花紋均為寬約2毫米的間歇線條組成;白地印花羅花紋花瓣葉脈的點線互不相連接,呈間歇狀;絹織物花紋均為圓點和雞冠形組成的團花,皆為互不相連接的洞孔。出土的茶褐地綠白兩套色印花絹,第一套白色圈點紋,這些小圓圈除一些因拖漿形成的圓點或圓圈外,凡印花清晰的,其圓圈均不閉合,即圈外有一線連接。這些都是鏤空紙花版所特有的現(xiàn)象。特別是這些小圓圈的直徑不過3毫米,圈內(nèi)圓點直徑僅1毫米左右,這絕不是用木版所能雕刻出來的。這種印花版,應是用一種特別的紙版鏤刻成的。出土的唐代印染標本表明,至遲在“盛唐”以前,我國絲織印染工人就已經(jīng)完成了以特別鏤空紙花版代替鏤空木花版的改革工藝。
來源:印染在線
該文章暫時沒有評論!
最新技術(shù)文章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