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集萃網(wǎng)觀察】根據(jù)中國消費者協(xié)會發(fā)布的投訴報告,2010年第一季度,全國各地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3萬多件,其中質量問題達到了一半以上,為56%。在所投訴的行業(yè)中,又以服裝業(yè)最多,達到了總數(shù)的29.4%。其中,對保健用品(包括保健功能紡織品)的投訴量大幅增長,同比上升了42.1%。
對家紡產品功能性名不符實的夸大宣傳,往往最終損害了功能性家紡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,導致消費者對各種功能性紡織品都抱有了懷疑態(tài)度,增加了功能性家紡產品在市場推廣的難度。
在中國保健協(xié)會副秘書長周邦勇看來,目前保健功能紡織品市場比較嚴重的是標準缺失的問題。他指出,在廠家聲稱的抗菌、負離子、抗輻射、抗血栓、磁功能、遠紅外、抗靜脈曲張等十余種功能中,只有磁保健、遠紅外以及抗菌保健等功能紡織品有行業(yè)標準。
從功能性家紡的特點來講,功效應該是消費者是否購買的決定性因素。調查消費者對“決定購買功能性家紡的因素”這一問題的回答也驗證了這一論斷。超過六成的消費者選擇功效,超過兩成的消費者選擇品牌,剩余的消費者不了解和不相信功能性家紡。
產品真正具有功效是功能性家紡能否成功的關鍵。這就給功能性家紡企業(yè)提出了要求,如何讓消費者了解和相信功能性家紡產品的功效?同時,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超過兩成的消費者會根據(jù)品牌來選擇功能性床品,如果消費者不容易判斷家紡產品是否具有功效,品牌就成為消費者消除不確定性,尋找“擔!钡囊粋途徑。
來源:中國印花網(wǎng)